汉武帝时期,许多地区发生了农民暴动,汉武帝派官吏分区镇压,又作( ),规定太守以下官吏如果不能及时发觉并镇压暴动,罪至死。
A.均输法
B.左官律
C.附益法
D.沉命法
汉武帝死后,( )辅佐汉昭帝,继续实行汉武帝晚年的政策,西汉统治相对稳定。
A.桓宽
B.主父偃
C.霍光
D.桑弘羊
汉昭帝时期,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与郡国所举贤良、文学60余人辩论施政问题,这就是有名的盐铁会议,( )的《盐铁论》一书,是根据盐铁会议的辩论写成的。
A.桑弘羊
C.桓宽
D.贾谊
汉成帝即位后,今山东、河南、四川等地相继发生了铁官徒暴动,其中,苏令领导的( )暴动经历19郡国声势最大。
A.山阳铁官徒
B.颖川铁官徒
C.广汉铁官徒
D.尉氏铁官徒
汉平帝死后,孺子婴立,王莽继续辅政,主持祭祀时称( )。
A.代皇帝
B.皇帝
C.假皇帝
D.真皇帝
公元25年6月,当赤眉军迫近长安时,刘秀在部(今河北柏乡)南即皇帝位(光武帝),沿用汉的国号,以这一年为建武元年。不久,刘秀定都( ),史称东汉。
A.洛阳
B.开封
C.长安
D.咸阳
建武九年(公元33年),刘秀平定了割据陇西的隗嚣,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平定了割据蜀地的( ),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A.刘植
B.公孙述
C.耿纯
D.冯鲂
东汉初年,功臣众多,封侯者百余人,汉明帝时将其中功绩较大的( )画像于云台。
A.28人
B.18人
C.8人
D.38人
东汉前期,在中央政府中,号称三公的太尉、司徒、司空只是名义上的首脑,实际权力在中朝的( )。
A.尚书台
B.御史台
C.吏曹
D.功曹
永元四年(公元92年),汉和帝用宦官( )掌握的一部分禁军,消灭了窦氏势力。郑众从此参与预政事,并受封为侯,这是宦官用权和封侯的开始。
A.孙程
B.单超
C.侯览
D.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