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属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的是( )。
A.生态文明
B.创造条件让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C.分配更加注意公平
D.廉政文化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我国( )在全国范围内系统地建立起来。
A.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中国民主党政制度
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 )。
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
D.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
法国将领在。1919年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
A.国际联盟软弱无力
B.英国推行“均势”政策
C.美国抛出了“十四点原则”,企图称霸世界
D.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
某学生要完成一篇有关二战人物的作业,在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资料的是( )。
A.《斯大林传》
B.《大独裁者》(电影)
C.《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
D.《二次大战三巨头》
有学者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是苏联历史上最为稳妥的改革”,得出此观点是基于( )。
A.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当时苏联经济的较快发展
C.“发达社会主义”的建成
D.继续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二战后,欧美“福利国家”制度发展起来。对这一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
A.缓和了社会矛盾
B.消除了阶级差别
C.克服了经济“滞胀”
D.削弱了宏观调控
春秋争霸战争的客观进步作用有( )。
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的势力
②促进了华夏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
③加强了统一趋势
④有利于新兴地主势力的发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秦国能消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根本原因是( )。
A.商鞅变法
B.秦王赢政的雄才大略
C.六国互相征伐
D.秦国成功的外交
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人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重返联合国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下列关于山顶洞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C.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D.掌握了磨光钻孔技术
E.处于母系氏族
下列对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
B.唐朝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C.宋代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
D.元代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步入新高峰
E.徽商和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
关于清朝闭关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限度地对外开放
B.其目的在于维护国内商品市场
C.是只对外商加以种种限制的政策
D.其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E.是封建国家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表现
据史料记载,从1781年到1790年,中国卖给英国的茶叶价值为9600多万银元,而1781年到1793年,英国卖给中国的呢绒、棉布等货物的总值仅为1600多万银元,只及茶叶总值的1/6,每年有几百万银元从英国流人中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时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入超地位
B.当时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C.从产品上可以看出东西方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D.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导致了上述现象
E.鸦片输人影响并改变了正常的中英贸易关系
下列选项中,( )属于李大钊同志的著作。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E.《尝试集》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指出,现阶段的最低纲领是( )。
A.打倒军阀
B.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C.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E.铲除私有财产制度
下列不属于红军游击战争的十六字诀的是( )。
A.敌退我追
B.诱敌深入
C.敌驻我扰
D.各个击破
E.敌疲我打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即( )。
A.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B.务必继续保持实事求是的作风
C.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D.务必继续保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作风
E.务必继续保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1914-1918年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下列有关一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萨拉热窝事件说明个人恐怖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B.战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C.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着一战的爆发
D.1918年德国投降宣告了一战的结束
E.战后形成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