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疑为DIC,应选择下列哪组筛选试验( )
A、PT、APTT、血小板计数
B、血小板计数、PT、纤维蛋白原测定
C、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BT
D、CT(试管法)、PT、APTT
E、BT、束臂试验、CT(试管法)
不易成为自身抗原的物质是
A、肝组织
B、核抗原
C、精子
D、变性免疫球蛋白
E、眼的晶状体蛋白
用于临床评价病人免疫状况的试验中,评价T细胞功能的试验是
A、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
B、溶血空斑试验
C、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D、膜表面Ig测定
E、EA花环试验
正常人的珠蛋白β链由多少个氨基酸组成
A、141个
B、142个
C、145个
D、146个
E、147个
下列是微量高速离心法测定血细胞比容的特点,但除外( )
A、用血量少
B、测定时间短
C、效率高
D、血浆无残留
E、精度好
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其显色原理是
A、溴甲酚绿在pH4.2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黄色复合物
B、溴甲酚绿在pH7.6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
C、溴甲酚绿在pH9.2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
D、溴甲酚绿在pH4.2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
E、溴甲酚绿在pH8.6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
脂肪酸在脂肪动员时的运输形式是
A、与LDL结合
B、与VLDL结合
C、与球蛋白结合
D、与CM结合
E、与白蛋白结合
下列关于瑞氏染色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成分含氨基多者易与亚甲蓝结合
B、细胞成分含羧基多者易与伊红结合
C、染色的过程即相反电荷的离子相互吸引的过程
D、在pH偏酸的环境中细胞染色偏蓝
E、在水溶液中亚甲蓝和伊红会形成沉淀
除胰腺外,下列哪一组织器官在病理情况下可使血清及尿液中淀粉酶增高
A、肾脏
B、性腺
C、肺脏
D、唾液腺
E、肝脏
正常人血清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例是
A、(1.0~1.2):1.0
B、(1.5~2.5):1.0
C、(1.0:1.0)~1.50
D、1.0:(1.5~2.5)
E、1.0:1.0
患者,男,10岁,低热,关节疼痛、鼻出血1周。体检: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肋下1.0cm,有胸骨压痛;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30%,淋巴细胞20%,原始细胞50%,血小板20×109/L,骨髓穿刺显示:原始细胞56%,涂抹细胞增多,POX(-)。诊断可能为
A.ITP
B.淋巴瘤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细胞学特征,大小较一致,以小型为主,核染色质较浓集,核仁小,不清楚,胞质少,可能是下列哪种白血病
A、L1
B、L2
C、L3
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标本采集前影响血液成分变化的生理可控因素主要有
A、情绪
B、近期食谱
C、运动
D、体位改变
E、性别
对抗-HBe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B、抗-HBe(+)表明乙肝病毒已被清除
C、抗-HBe(+)多见于HBeAg转阴的病人
D、抗-HBe(+)表明患者的传染性降低
E、部分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病人可检出抗-HBe
下列哪种凝血因子贮存稳定性较差
A、Ⅰ、Ⅱ
B、Ⅳ、Ⅴ
C、Ⅴ
D、Ⅷ
E、Ⅱ
结膜吸吮线虫患者的主要症状有( )
A、眼部异物感
B、畏光流泪
C、瘙痒、结膜充血
D、眼分泌物增多
E、视力下降
浆细胞特异性抗原有 ( )
A、CD8
B、CD138
C、PC-1
D、CD4
E、PCA-1
细菌进入宿主细胞的过程包括
A、粘附
B、定植
C、分裂
D、侵入
E、转归
有关尿蛋白定性试验,正确的说法是
A、加热乙酸法中若加入的冰乙酸过多,可使阳性减弱
B、加热乙酸法加入乙酸是使尿PH接近蛋白质等电点
C、磺基水杨酸可与本-周蛋白发生反应
D、大剂量青霉素可使磺基水杨酸法测定尿蛋白出现假阳性反应
E、干化学试带法是利用指示剂的蛋白质误差原理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抑制的凝血因子主要有
A、因子Ⅶa
B、因子Ⅷa
C、因子Ⅱa
D、因子Ⅹa
E、因子Va
血管内溶血的证据有
A、血红蛋白血症
B、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C、血红蛋白尿
D、血浆结合珠蛋白增高
E、Rous试验阳性
尿液常规检查标本采集时,病人准备包括
A、控制脂肪饮食
B、用药控制
C、活动控制
D、清洁局部
E、带上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