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大致相等,常发生在出生后的
A、1~5d
B、6~9d
C、10~14d
D、6~21d
E、21~35d
关于临床实验室管理最核心的一点是
A、组织指挥
B、计划协调
C、对资源的有效整合
D、改进方法,提高效率
E、修改标准,改进工作
下图为Levey-Jennings质控图,表明系统处于不同的控制状态。这种情况说明该系统存在( )
A、正常稳定状态
B、准确度问题
C、精密度问题
D、试剂问题
E、仪器问题
补体激活过程从C1q开始,C1~C9共11种成分全部参与的活化途径为
A.经典途径
B.替代途径
C.MBL途径
D.经典途径及替代途径
E.经典途径、替代途径及MBL途径
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最常见于( )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白血病
E、急性溶血性贫血
分析仪器的性能检查不包括
A、波长校正
B、线性检查
C、杂光检查
D、稳定性检查
E、变异系数检查
关于白细胞核象左移确切的叙述是( )
A、细胞核偏于左侧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
B、外周血出现幼稚细胞称为核左移
C、有核红细胞出现在外周血中称为核左移
D、外周血杆状核粒细胞和(或)杆状核以上幼稚阶段的细胞增多为核左移
E、外周血中,核分叶与5叶以上的细胞增多称为核左移
捕获法常用于免疫标志检测的是
A、抗原
B、特异性IgM抗体
C、IgA抗体
D、IgE抗体
E、可溶性抗体
诊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依据是( )
A.WBC增高,达(30~100)×109/L
B.幼淋巴细胞显著增多,>30%
C.骨髓粒系及红系细胞均明显减少
D.Ph染色体阴性
E.骨髓淋巴细胞系高度增生,以成熟小淋巴细胞为主,占有核细胞50%以上,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少见
补体结合试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新鲜豚鼠血清作为补体
B、补体、SRBC和溶血素应预先定量
C、出现溶血反应即为反应阴性
D、不出现溶血反应即为反应阳性
E、待测定系统中的抗原与抗体相对应,形成复合物激活补体,出现溶血
患者男,9岁。上学时不慎跌跤,右膝部出现血肿。既往常有类似情况发生,父母身体健康。采集病史时应特别注意询问
A、既往膝部受伤和血肿情况
B、家族史
C、近期服药史
D、过去治疗的情况
E、过去发病时X线检查情况
患者实验室检查:PLT236×109/L,vWF:Ag96%,PT13s(对照12s),APTT68s(对照41s),TT19s(对照19s)。结果表明是
A.内源性凝血系统缺陷
B.外源性凝血系统缺陷
C.共同凝血系统缺陷
D.血管壁缺陷
E.病理性抗凝物质增加
家族史中,其舅舅有类似发病情况,该病的诊断是
A、ITP
B、DIC
C、急性白血病
D、血友病
E、血管性血友病
血友病的遗传类型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性连锁隐性遗传
D、性连锁显性遗传
E、Y染色体显性遗传
血友病是由于哪些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
A、Ⅶ、Ⅸ
B、Ⅷ、Ⅻ
C、Ⅷ、Ⅸ、Ⅺ
D、Ⅷ、Ⅺ
E、Ⅷ、Ⅸ
反映肝纤维化的主要标志物是
A、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
B、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C、γ-谷氨酰转移酶及其同工酶
D、脯氨酰羟化酶
E、单胺氧化酶
下列项目是脑脊液常规检验内容,但除外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氯化物
D、酮体
E、胆红素
标准液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A、应采购有卫生部生产文号的商品标准液
B、一瓶标准液只能使用一次,避免反复冻融、反复使用
C、定值质控血清只能用于临床生化室内质量控制及室间质量评价
D、定值质控血清可用作常规分析的标准物质
E、按照各种标准液不同保存条件妥善保管,并在其有效期内使用
室内质控中,连续5次测定结果渐增或渐降,则
A、称为“连日定向改变”
B、在控
C、无法判断
D、称为“连日倾向改变”
E、准确度没变化
渗出液的特点有
A、多为双侧性
B、多为炎症性
C、多为细胞感染所致
D、可为非感染因素所致
E、淋巴回流受阻所致
杂交瘤技术综合利用了以下哪些原理
A、免疫小鼠脾细胞具有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
B、免疫小鼠骨髓瘤细胞能在体外大量增殖的能力
C、免疫小鼠脾细胞能在体外大量增殖的能力
D、小鼠骨髓瘤细胞能在体外大量增殖的能力
E、小鼠骨髓瘤细胞具有产生免疫球蛋白的能力
造成血细胞比容测定降低的原因有
A、红细胞缩小
B、红细胞减少
C、标本有溶血
D、离心管太细
E、白细胞、血小板增多
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常见于
A、SLE
B、RA
C、急性脑血管病
D、反复自然流产
E、血栓形成
影响血沉测定值的血浆因素有
A、红细胞数量
B、纤维蛋白原含量
C、球蛋白含量
D、血红蛋白含量
E、胆固醇含量
试剂盒测定哪些的平均值之间应无显著差异,否则,试剂均一性不符合要求
A、瓶间差异
B、批内精密度
C、天间差异
D、批间差异
E、总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