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激光胶片的吸收光谱峰值为
A、250nm
B、550nm
C、633nm
D、820nm
E、950nm
密度分辨率又称为
A.密度函数
B.密度可见度
C.密度响应曲线
D.对比度分辨率
E.高对比度分辨率
Rayleigh散射指
A.散射光分布均勻
B.颗粒直径大于入射光波长
C.颗粒直径小于入射光波长
D.颗粒直径远大于入射光波长
E.颗粒直径远小于人射光波长
关于胶片乳剂层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由卤化银和明胶组成
B、卤化银是产生影像的核心
C、卤化银颗粒的平均直径约1μm
D、明胶能提高乳剂的感光度
E、明胶是一种吸卤剂
有关非离子型对比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盐类
B、单体或双体三碘苯环结构
C、在水溶液中不产生离子
D、在水溶液中不带电菏
E、渗透压比离子型高
胶片感光乳剂层受光照射后发生的光化学反应是
A、全部的卤化银变成了银原子
B、一部分卤化银变成了银原子
C、全部的银原子变成了卤化银
D、一部分银原子变成了卤化银
E、卤化银和银原子数量无变化
IP曝光后,应在多长时间内进行信号读取
A、1分钟
B、1小时
C、8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流空现象的范畴
A、施加90°脉冲
B、使用对比剂
C、流空的血管呈黑色
D、在某些状态下,流动液体还可表现为高信号
E、流动血液的信号还与流动方向有关
造影中发生气体栓塞,应将病人置何种体位
A、半卧位
B、头低足高,右侧卧位
C、头低足高,左侧卧位
D、头高足低,右侧卧位
E、头高足低,左侧卧位
不属于上肢自由骨的是
A.肱骨
B.尺骨
C.腕骨
D.指骨
E.肩胛骨
在10~100keV光子能量范围内,光子能量在10keV时光电吸收为95%以上,康普顿吸收为5%。光子能量为100keV时,康普顿吸收占95%以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随光子能量升高光电吸收增加
B、随光子能量升高康普顿吸收减少
C、低管电压能产生高的软组织对比
D、康普顿吸收能提高对比度
E、光电吸收能抑制软组织对比度
数字图像的灰度级数由每像素的位数决定,每像素的位数越多,图像的灰度级越多,显示的信息越多。某图像的每个像素由8位组成,则该图像的灰度级数为
A、8
B、64
C、16
D、256
E、4
DICOM图像一般能达到4096级灰度,则每像素的位数为
A、4095
B、1024
C、12
D、13
E、1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千伏摄影产生散射线少
B、高千伏摄影能提高对比度
C、康普顿吸收产生散射线
D、光电吸收有利于病人防护
E、电压低对比度下降
X线对三维空间的被照体进行照射,形成载有被照体信息成分的强度不均匀分布。此阶段信息形成的质与量,取决于被照体因素(原子序数、密度、厚度)和射线因素(线质、线量、散射线)等。将不均匀的X线强度分布,通过增感屏转换为二维的荧光强度分布,再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分布(潜影形成);经显影加工处理成为二维光学密度的分布。此阶段的信息传递转换功能取决于荧光体特性、胶片特性及显影加工条件。此阶段是把不可见的X线信息影像转换成可见密度影像的中心环节。被照体信息成分的强度不均匀分布称为
A、物体对比度
B、X线对比度
C、胶片对比度
D、光学对比度
E、人工对比度
DICOM图像在存储时每像素实际占有的空间是
A、12位
B、13位
C、8位
D、16位
E、32位
被照体因素(原子序数、密度、厚度)所形成的对比度称为
A、胶片对比度
C、物体对比度
射线因素(线质、线量、散射线)对影像信息的影响正确的是
A、线质越硬,穿透能力越小
B、线量对影像密度无影响
C、散射线导致照片对比度降低
D、射线量越多,照片密度越小
E、散射线是成像的有用信息
X线使胶片感光形成潜影是利用了X线的
A、穿透性
B、感光特性
C、着色特性
D、生物效应
E、荧光效应
可提高微细强度差异的可觉察性的是
A.滤波处理
B.均衡处理
C.灰度处理
D.频率处理
E.强化处理
属于边缘锐化技术的是
主要调节影像的对比度和整体密度的是
突出重要内容,抑制次要内容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