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将混凝土材料在小于100℃的水蒸汽中进行的一种养护的养护。
A.标准养护
B.自然养护
C.蒸汽养护
D.压蒸养护
混凝土配合比分析试验适用于( )。
A.测定普通混凝土拌合物中四大组分的含量
B.骨料含泥量波动较大的混凝土
C.用特细砂配制的混凝土
D.用山砂配制的混凝土
关于混凝土干湿变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泥用量多者,干缩量较大
B.水灰比大者,干缩量较大
C.轻骨料混凝土干缩比普通混凝土大
D.矿渣水泥干缩比普通混凝土小
骨料的弹性模量( ),骨料的用量(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越高。
A.越高,越多
B.越低,越多
C.越高,越少
D.越低,越少
在混凝土用砂量不变条件下,砂的细度模数越小,说明( )。
A.该混凝土细骨料的总表面积增大,水泥用量提高
B.该混凝土细骨料的总表面积减小,可节约水泥
C.该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不良
D.该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良好
细度检验中,当几种试验方法发生争议时,应以( )为准。
A.手工筛析法
B.水筛法
C.负压筛析法
D.水筛法和负压筛析法
由外加剂生产企业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的、推荐给使用方的外加剂掺量范围是指外加剂的 ( )。
A.掺量
B.推荐掺量范围
C.适宜掺量
D.最大推荐掺量
混凝土抗渗标号是指( )。
A.在一定水头作用下,水渗过一定厚度混凝土所需的时间
B.混凝土的密实度,用混凝土的干密度表示
C.混凝土中毛细水上升高度
D.最大作用水头与建筑物最小壁厚的比值
配制混凝土时,可以节约水泥措施是( )
A.采用蒸汽养护混凝土
B.采用流动性较大的混凝土拌合物
C.加入氯化钙
D.采用合理砂率
抗冻等级是指混凝土28天龄期试件在吸水饱和后所能承受的最大冻融循环次数,其前提条件是( )。
A.抗压强度下降不超过5%,重量损失不超过25%
B.抗压强度下降不超过10%,重量损失不超过20%
C.抗压强度下降不超过20%,重量损失不超过10%
D.抗压强度下降不超过25%,重量损失不超过5%
经验证明,混凝土强度随水灰比增加而增加。
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以具有95%保证率的7d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来确定的。
胶凝材料是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后,能够产生凝结硬化,将块状材料或颗粒材料胶结为一个整体的材料。
配制混凝土时,与坍落度的选择无关的因素是混凝土的强度。
标准法检测水泥安定性,当两个试件的(C-A)值超过4.0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如果结果仍然如此,则认为该水泥安定性不合格。
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配制强度要比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高些,是为了保证工程中混凝土具有设计所要求的95%的强度保证率。
工人应立即加水以增加其流动性。
某混凝土预制构件厂,生产钢筋混凝土大量需用设计强度为C30的混凝土,已知混凝土强度标准差为4.0MPA,则混凝土的配制强度为36.58MPA。
浇筑工应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量。
当水泥细度试验筛的标定修正系数C在0.80~1.20范围时,试验筛可以继续使用,否则应予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