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
A.村、社
B.镇、乡
C.县(市、区)
D.省
()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社区矫正经费保障制度,按照社区服刑人员数量核定社区矫正经费。
A.镇街
B.县级
C.地市级
D.省级
某区司法局于2016年12月31日对社区服刑人员张某、刘某、赵某、王某进行集中宣告,以下()不符合社区矫正规定。3日内
A.张某2017年1月2日到司法所报到
B.刘某2017年1月3日到司法所报到
C.赵某2017年1月4日到司法所报到
D.王某2016年12月31日到司法所报到
社区矫正人员符合法定减刑条件的,由居住地县级()提出减刑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地(市)级()审核同意后提请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A.人民法院、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公安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司法行政机关
社区服刑人员被治安管理处罚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向()书面通报情况。
A.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部门
B.管辖该社区服刑人员的司法所
C.事发地同级司法行政部门
D.同级人民法院
单位、个人经通知后,不协助执行禁止令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
A.处以罚款
B.给予警告
C.责令改正
D.批评警告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裁判内容和社区矫正对象的性别、年龄、心理特点、健康状况、犯罪原因、犯罪类型、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实现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
A.矫正方案
B.矫正计划
C.矫正规划
D.矫正措施
对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被告人,以下哪些机关应当核实其居住地()。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监狱
E.以上都是
区司法局于2017年10月8日为李某办理入矫宣告手续,并告知其按期到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但李某逾期未到司法所报到。()。
A.区司法局应当组织查找
B.区司法局应当及时通知原判人民法院
C.区司法局可以申请公安机关上网追逃
D.区司法局可以向原判人民法院提请撤销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提请同级()依法给予处罚。
A.公安机关
C.人民法院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社区矫正经费。
A.捐款
B.隐藏
C.截留
D.挪用
关于制定矫正方案,应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哪些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A.被判处的刑罚种类
B.犯罪情况
C.悔罪表现、个性特征
D.生活环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依托()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指导。
A.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B.就业培训机构
C.网络技能培训平台
D.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
社区服刑人员的()应当协助落实社区矫正措施。
A.家庭成员
B.监护人
C.保证人
D.其他有关人员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的情况。
A.遵纪守法
B.接受监督管理
C.工资收入
D.参加教育学习
E.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
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者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A.滥用职权
B.玩忽职守
C.徇私舞弊
D.构成犯罪
鼓励()建立社区矫正教育培训和社区服务基地。
A.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
B.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C.企业事业单位
D.社会组织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由下列人员担任()
A.人民法院公开招聘的社会工作者
B.县(市、区)人民政府公开招聘的社会工作者
C.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接受委托的社会组织派出的人员
D.由各区域的志愿者组成
()应当定期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法律常识、公民道德等内容的集体教育活动。
B.社区矫正机构
C.乡镇(街道)人民政府
D.司法所
社区矫正机构根据()的委托,开展适用社区矫正的调查评估。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由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者、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社区矫正志愿者组成。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履行社区矫正工作职责情况进行监督。
县(市、区)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社区矫正,不需要履行办理接收和解除社区矫正手续。
单位和个人对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进行捐赠的,按照规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
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者由社区矫正机构和司法所的公务员担任。
应当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建立社区矫正培训和社区服务基地。
社区矫正机构和司法所应当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劳动能力、健康状况等情况,定期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社区服务和身体检查。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指导乡镇人民政府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实施分级管理。
社区服刑人员符合减刑条件的,由司法行政部门依法提请原审法院裁定。
社区矫正工作坚持惩罚犯罪与教育矫正相结合、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维护社会稳定与促进社区服刑人员继续社会化相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