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身热、面红、气粗、烦躁,突然出现四肢厥冷(但身热不恶寒)、脉象沉伏(但沉数有力),其证属于()。
A.亡阳
B.亡阴
C.阳盛格阴
D.阴偏盛
E.阴盛格阳
治疗食伤肠胃之泄泻,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胃痛暴作,喜温恶寒
B.胃痛胀满,嗳腐恶食
C.胃痛隐隐,饥不欲食
D.胃脘胀痛,连及胁肋
E.胃脘灼痛,痛势急迫
宜饭前服用的药物是()。
A.益智
B.醒头草
C.国老
D.冰台
E.忍冬花
患者,男,68岁,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沥,其反映了膀胱的开合有度依赖于()。
A.脾气的运化和统摄
B.肺气的宣发和肃降
C.肾气的推动和固摄
D.肺
E.心气的推动和纳气
患者突然口歪斜,其病为()。
A.鼻渊
B.肺热
C.风热
D.外感风寒
E.胃热
可用于雄黄中毒解救的药是()。
A.二巯基丙醇类
B.尼可刹米
C.肾上腺素
D.苯巴比妥钠
E.阿托品
患者脘腹胀满,头身困重,食纳减少,泛恶欲吐,口不渴,便溏稀薄,证属()。
A.血瘀痰阻
B.气滞血瘀
C.胞脉失养
D.寒凝
E.湿热下注
土的特性是()。
A.从革
B.炎上
C.稼穑
D.润下
E.曲直
因功能不同,联用可互补治疗兼证的药组是()。
A.更衣丸与内消瘰疬丸
B.六味地黄丸与补中益气丸
C.急支糖浆与珍菊降压片
D.银黄片与双黄连口服液
E.镇咳宁胶囊与心通口服液
与藏红花同贮的是()。
A.党参
B.硼砂
C.山药
D.薄荷
E.扁豆
某患儿,7岁,发育迟缓。冬季来临,家长希望服用膏方调理,带患儿到医院就诊。初诊时见患儿面黄肌瘦,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医师认为暂先不宜服用膏方,拟于汤药调理。根据初诊情况,宜选用的中药是()。
A.陈皮、半夏
B.党参、桂枝
C.当归、牛膝
D.白术、稻芽
E.白芍、砂仁
经一段时间调理,患儿症状有所改善,医师根据其发育迟缓情况,综合分析辩证为肾虚,给予膏方调补,宜选用的中药是()。
A.菟丝子、补骨脂、肉苁蓉、熟地黄
B.太子参、淫羊藿、牡丹皮、冬瓜皮
C.人参、鹿茸、菟丝子、补骨脂
D.龟甲、鳖甲、生地黄、山茱萸
E.人参、党参、丹参、玄参
患者,男,56岁,时感眩晕,精神不佳,健忘,耳鸣,腰膝酸软,并伴有阴虚潮热之象。据患者的体征表现,以藏象学说理论回答相关对应的问题。该病相关的脏腑是()。
A.心肝
B.肺脾
C.肝肾
D.脾肾
E.肺肝
该病主要体现了脏之间的何种关系?()
A.精血同源
B.气机调节
C.藏泄互用
D.津液代谢
E.阴阳互资
该病对应的脏在液是()。
A.涎、汗
B.泪、唾
C.涕、汗
D.泪、涎
E.唾、汗
患者,女,27岁,经期紊乱,不育,医生开具汤剂,其处方包括枇杷叶、山药、枸杞子、山茱萸、吴茱萸等。处方中需调配蜜炙品的是()。
A.枇杷叶
B.山药
C.枸杞子
D.山茱萸
E.吴茱萸
处方中需调配炮制品的是()。
A.枇杷叶
B.山药
C.枸杞子
D.山茱萸
E.吴茱萸
患者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声音低微,头晕,不思饮食,活动后诸症加重。舌质淡伴有齿痕,苔薄白,脉虚无力。该患者长期低热不止,温度不高,属于()。
A.阴虚发热
B.湿温潮热
C.气虚发热
D.阳明潮热
E.往来寒热
患者经常汗出,活动加重,属于()。
A.战汗
B.盗汗
C.自汗
D.绝汗
E.表汗
根据望诊理论,该患者的舌形是()。
A.胖大舌
B.瘦薄舌
C.裂纹舌
D.齿痕舌
E.芒刺舌
崩漏属于脾不统血证,宜选用的中成药有()。
A.归脾丸
B.人参归脾丸
C.安坤赞育丸
D.少腹逐瘀丸
E.女金丸
尿葡萄糖检查阳性,常见于()。
A.内分泌疾病
B.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C.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D.肝脏疾病
E.原发型糖尿病
以下属于颜色由浅变深的饮片是()。
A.天花粉
B.金银花
C.黄柏
D.黄芪
E.山药
下列属于蒙药组方依据的是()。
A.依据药物数量配组
B.依据药味配组
C.依据药物功能配组
D.依据药物化味配组
E.依据患者病情配组
心脾两虚所致的郁证,主要症状有()。
A.少寐健忘
B.多思善虑
C.头晕神疲
D.食少纳呆
E.面色不华
药师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四查”的内容为()。
A.查处方
B.查药品
C.查用药合理性
D.查配伍禁忌
E.查用法用量
经常与空气、日光、湿气等接触,形成甘油和脂肪酸而具有异味的中药是()。
A.樟脑
B.肉桂
C.山柰
D.杏仁
E.桃仁
发现不良反应病例,须用有效方式快速报告,最迟不超过15个工作日的是()。
A.可疑病例
B.严重病例
C.所有病例
D.新发现病例
E.药疹病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第二部收载的内容包括()。
A.生物制品
B.抗生素
C.生化药品
D.植物提取物
E.药用辅料
关于中成药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形式的说法,正确的有()。
A.药证不符
B.给药途径不当
C.给药剂量失准
D.疗程长短失宜
E.服药时间不当